作者:
来源:
日期:2008-03-21 14:30
点击:
單車環球,開創華人探險新紀錄
陳守忠
26歲,他成功登頂西歐最高峰——4,807公尺的白朗峰;29歲,他在尼泊爾藍塘山區以4,900公尺打破國人飛行傘起飛高度紀錄;30歲,再度於尼泊爾聖母峰以5,350公尺刷新國人飛行傘起飛高度紀錄,並創下國人單車高山騎乘高度5,545公尺紀錄,此行也使他成為第一個以單車騎抵聖母峰基地營的國人;31歲,完成踏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單車踏騎挑戰;36歲,他用400天的時間,從台灣出發,騎經香港、大陸、巴基斯坦、尼泊爾、泰國、巴林、埃及、以色列、賽浦路斯、希臘、義大利、聖馬利諾、奧地利、德國、法國、盧森堡、比利時、荷蘭、美國等20個國家地區,總計20,000公里路程,完成單車環球壯舉,是台灣在胡榮華單車環球之後的第二人。
■文/練美雪 圖片提供/陳守忠 |
|
愛玩是家風,探險性格來自遺傳
這些不計名利的探險活動一件一件好像階梯一樣,一階一階地累積他的能量、實力與威信,將他送上單車環球之路……
陳守忠的爸爸,年輕的福建青年陳松霖是個徵糧官。徵糧官在當時是個大肥缺,下鄉徵糧時往往前後十幾人簇擁保護,走到哪都有人爭著請客、搶著奉承。但年輕官員對此感到厭膩,一年多便請辭。只因為聽說「台灣的香蕉很好吃」,便邀約幾位同好,搭了船要到台灣一遊,鄉親們還在碼頭盛大歡送……
|
|
「台灣的香蕉很好吃」
搭船一渡落地生根
船程第一天,他們就遇到了颱風。巨風將他們吹到廈門,幾個年輕人因為怕就這樣回去「會被笑死」,於是便留在船上等,幾天沒東西吃也摸摸鼻子忍下來,最後是陳松霖到朋友處賒了一包米,餓了幾天的年輕人吃了頓飽飯後,繼續往台灣航來。
由於有親戚在台灣當老師,杭州商校畢業的陳松霖便被介紹到小學當起老師。「豪爽,好相處!」陳守忠這麼形容自己的父親,「常常幾個朋友聚在一起,閒時喝點小酒,放假便吆喝到台灣南南北北到處走走看看……」如果你是陳守忠的朋友一定忍不住想笑,因為這形容的分明就是他自己嘛!據他說,「愛玩」是他們家的家風,雖然不像他這樣狂熱,哥哥姐姐以及弟弟在學生時代也都是玩社團玩得很瘋狂盡興的人。
爸爸喜歡旅遊,1973年,小學五年級的陳守忠才11歲,便跟著爸爸騎機車環島。爸爸騎機車載著媽媽,爸爸好友騎另輛機車載陳守忠跟弟弟,趁著寒假環台灣島,到外縣市看老朋友,大夥聚聚聊聊。如此父親,難怪子女們天生愛往外跑。「好像我們家天生就有冒險、探險的基因。」除了爸爸來台灣,陳守忠的祖父以及伯父,也離開家鄉前往泰緬尋求發展。
|
|
如此都不死
這就是我此生的使命
很容易就以為陳守忠是鄉下長大的孩子,其實他不是。他長在高雄市區,可是他喜歡山,像許多孩子一樣,看著遠遠的青色山頭,好奇著「山裡面有什麼」。多數小孩想想就算了,可他真的找到機會就往山裡去。跟家人搭公車去過壽山後,小學三年級的他自己找時間,一個人從家裡走到壽山再走回家,來回兩個小時。去幹嘛?「沒有幹嘛耶!覺得自己有能力走到那裡就很高興。」
從小如此,高中時會加入登山社也就不難理解。初生之犢不畏虎,他跟高中同好們登山時往往是「有山就爬,沒路就開」,傻呼呼的行動中初露他酷好披荊斬棘的開創者性格。這期間他曾兩度與死神擦身:一次是回頭等待隊友檢視車況的瞬間躲過崩裂而下的落石,另一次是掉落山谷之際隊友及時伸出手將他拉住。他並不因此而對野外探險卻步,反倒以這兩件事來確定:如此都不死,這就是我此生的使命了吧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