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内容
环游世界的上海旅行家潘德明
世界上第一个以自己的体力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人是谁?他是一个上海人,名叫潘德明。
潘德明祖籍上海南汇,出生在离上海不远的邻省浙江的湖州城内,父亲是一个“红帮裁缝”,年轻时从上海来到湖州,专门给外国人做衣服。这样,潘德明自小就有了与外国人说话、打交道的机会和经验。小小的潘德明看到湖州城内的外国人都过着十分宽绰的生活,心里常想: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穷,外国人这么富?要是有一天能亲自到外国去看看该有多好。
他从小爱动,喜欢在湖州城里到处奔跑。七、八岁时,他第一次来到城外,这天正是大年初一的早晨,他爬上城外的道场山,到山里的庙宇看和尚怎样过年。庙里的老和尚热情地带他登上山巅。从道场山巅纵目四望,底下是一望无垠的大地,平时繁华热闹的湖州城,竟只是一个小方块。潘德明不禁惊叫起来:“这世界可真大啊!”老和尚抚着潘德明的头,意味深长地说:“这世界确实很大,如果你站得再高些,还可看得更远。但是,不管怎样,你始终不能把这大千世界都看到。在一千三百多年前,我们中国有一位叫玄奘的法师,他走了十七年,连世界的一半的一半还没有走到呢。”老和尚这番话,犹如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小湖,更激起了潘德明要看看整个世界的强烈愿望。从此以后,潘德明开始刻苦锻炼身体,他经常环城长跑,爬山登高,使自己的身体能适应将来的长途旅行;他又开始阅读有关中外地理和旅游探险的书籍,为远大的理想积累有用的知识。
16岁时,潘德明一家回返上海。在南洋高等商业学校读了2年书后,潘德明与人合伙在南京开了一家小西餐厅。他每天能接触许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,对外面的世界又更加的了解了。1930年6月下旬,潘德明偶然在《申报》上看到上海有几个年轻人组织了一个“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”,立志要以徒步走向亚洲的报道。这个步行团还发表了对公众的宣言,慷慨激昂地疾呼:“在历史上背负了五千余年的文明和创造的中华民族,不幸到了近世,萎靡和颓废,成了青年们普遍的精神病态,我们觉得时代的精灵,已在向我们欢呼,我们毫不客气地把这个伟大的重担肩负起来,我们决定以坚毅不拔的勇敢精神,从上海出发,逐步实践我们的目的。在每一步伐中,我们要显示中华民族历史的光荣,在每一个步伐中,给社会以极深刻的印象,一直到我们预定的途程的最终点。”
22岁的潘德明顿时热血沸腾起来,长久蓄积的走向世界的热情爆发了:他毅然结束自己在西餐馆的全部业务,立即乘车赶往上海。但由4男3女组成的“亚细亚步行团”已于28日准时出发。潘德明脑子一转,决定前往商务印书馆,寻求该馆交际科主任黄警顽先生的帮助。这位黄警顽先生以朋友多、交际广、肯助人而闻名于上海滩,素有“交际博士”、“好友先生”的美称。这次“亚细亚步行团”组织期间,他就是一个热心的鼓动者、串联者,在步行团出发的前二天,即26日,他邀上海的一些社团名流发起举行了一个公宴,专门欢送步行团,会上他还发表了讲话,鼓励步行团奋勇前进,努力推进中国的社会事业。潘德明找他真是找对了人。黄警顽听了潘德明的自我介绍,看到他一付坚毅、精干的模样,毫不犹豫地提笔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,希望步行团能接纳这个志向远大的后到者。潘德明得到了这封介绍信,欣喜万分,简单整顿行装,告别父母家人,马不停蹄地立即乘车奔赴杭州。
因步行团是徒步前进的,速度不快,这时全体人员正好停留在杭州。潘德明见到众人,递上黄警顽的介绍信,恳切地说明了自己的要求。他如愿被接纳入团。由此,便开始了以后将令中外钦佩的伟大远行。“亚细亚步行团”从上海出发时,热血满腔,然而,宣言的豪言壮语代替不了艰难的实践。一路上,持久步行的艰苦辛劳使有的团员因病告退,有的团员畏难而返,当步行团来到越南海防时,8人之团只剩下了3个人,而当走到清化时,因意见分歧,对前途信心不足,另两人也离去,全团竟只剩下最后一个加入该团的潘德明了!
从澳洲,潘德明乘船到了印度尼西亚。他最初的计划是访印尼后去日本,从日本返国。但其时日本已侵占我国的东三省,军国主义气焰嚣张。他决定不临日本国土,以示抗议。他渡海仍到新加坡,至是,潘德明实际已完成“环球一圈”的伟大目标。
其他文章
- 上一篇:单车大侠--刘海明
- 下一篇:陈守忠400天单车环球